歼击机为特战分队撤离实施火力断后,步兵直接引导远程火力打击地面目标……日前,记者在“南部·陆域-2017”联合实兵演习场看到,“十八般兵器”密切协同,陆空实现一体联动。过去联战联训“临时搭班子、演完就散伙”,导致成果难固化,质量效益低。今年,南部战区陆军邀请情报、通信、作战等方面10余位专家及装备厂家技术人员,与友邻空军一起,集智破解陆空联合急需解决的新问题,促进作战体系深度融合。
“×连侦察排利用微光夜视仪抵近侦察,×连指挥排利用炮兵指挥车红外热成像系统对‘敌’纵深进行观测……”10月下旬,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一场夜间实兵演练中,合成一营情报参谋徐渭锋通过实时查询“装备性能数据库”,根据夜暗条件下不同侦察装备性能参数,迅即流转信息上报方案。
仲秋,塞北草原,飞沙走石。第81集团军某旅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实兵对抗演练在某综合训练基地骤然打响。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该旅右翼突遭“敌”装甲分队反冲击。“我营属反装甲火力剩余弹药不足,请求上级火力快速支援。”右翼指挥员高波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果断处置,随着轰轰炮响,“敌”装甲分队被火力覆盖。
今年7月以来,在海军举行的多场演训活动中,航空兵部队多型战机安装的“飞行视频和飞行数据实时传输系统”,现场回传飞行数据、实时监控空中动态,有效保障了飞行安全,得到有关专家、飞行员和部队官兵的广泛好评。
2月中旬,记者在第1集团军首长机关演练“中军帐”看到,现场指挥员一边判读指挥大屏作战态势图,一边列出战役任务、火力打击目标和战役突击力量等“清单”,快速完成作战构想,定下了作战决心。
“为保障战备演练,请提供某地区最新版演训用图。”2月上旬,广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接到上级指令,应急保障队工程师李伟点击鼠标,从驻地国土、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提取最新数据,经审查处理、标绘打印,很快就将要素齐全的某地域地图发往前方指挥部。这是该中心深化军民融合,推进信息军地共享的一个场景。
7月9日,兰州军区某舟桥团全要素渡河工程保障演练在黄河某河段打响。野战指挥方舱里,各信息平台、作战单元互联互通,不到5分钟便完成了战场态势预判、渡河决心确定、保障任务部署。该团团长屈孝明介绍说,有了信息数据库作支撑,通联指挥更加科学精确,大大提高了部队渡河工程保障能力。
5月上旬,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组织一场演习。狂风怒吼,暴雨倾注,山路泥泞不堪。30余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趁着夜暗向50公里之外长途奔袭,他们身旁伴随着10余人的信息采集小分队,不时记下各种数据。
“换季保养时没有将0号柴油清理干净,-35号柴油中混入一定量的0号柴油,零摄氏度以下时会出现油料结冰现象,车辆无法启动。”2月21日,新疆军区某团汽车连上士唐兴智一边说,一边将几辆结冰车辆的柴油成分和容量数据记录下来。团长陈健说:“现在,训练中采集武器装备数据信息,已经成为官兵的一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