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中国综合航电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13-06-18 环球时报

    当地时间2013年6月17日,第50届法国巴黎国际航空展开幕,中航工业航空电子系统首次以实物样机的形式亮相海外航展,彰显航电系统公司在民用飞机航电发展上更加自信。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金岩,在中航工业参展的民机航电综合座舱前接受了环球网记者的采访,介绍了近年来中国航空电子系统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王金岩副所长介绍说,我们这次展出的是除传感器之外的网络交换、综合模块化处理平台和座舱人机交互系统,相当于飞机的中枢神经和大脑。通俗来讲,航空电子系统就好比飞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各种传感器就好比人的神经末梢,感受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交换机(中枢神经),送达中央处理平台(飞机大脑)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判断,在驾驶员的干预下,实现对飞机的智能能控制。这不仅决定了飞机飞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还与飞机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都有直接关系。

    航电系统与航空发动机一样,被誉为“飞机制造业的明珠”。航空电子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传感器、中央处理平台和人机接口,而这三个部分靠机载网络按照一定的构形连接,负责航电系统数据传输分配。

    传感器负责对飞机本身和外界的态势进行感知,包括大气数据传感器、气象雷达、惯性导航卫星导航、无线电导航、空管防撞和无线电通信等,实现飞机对空中态势(飞行高度、空速、位置、气候条件、障碍物等)的智能感知。

    中央处理平台是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的核心,为飞机各种控制与管理功能提供运行平台,完成数据的综合处理,实现民用飞机飞行管理、中央维护、综合监视、态势评估等功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并提供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冗余与容错。

    人机界面是实现驾驶员与飞机信息之间交互的重要手段,包括座舱内的显示与控制设备,不仅提供了满足人机工效的控制显示画面,而且通过图像增强和视觉增强技术,提升飞机起降标准,确保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飞行的安全性。玻璃座舱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机工效,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飞行安全性。

    关于此次展出的民机航电综合座舱的特点和创新之处,王金岩副所长说,首先是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IMA)构形的应用,使得民机航空电子从原以EFIS为核心的联合式结构向综合化结构发展,这一构形应用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共享、信息融合,也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水平;二是采用高速网络,取代了传统点到点的 ARINC429总线;三是座舱内部采用了高分辨率大屏幕显示系统和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实现了综合态势显示,提高了人机工效,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四是除应用飞行管理功能之外,还采用了中央维护与故障诊断技术,对提升飞机安全性、保障性有较大帮助。

    综合化模块航空电子基本代表了民用航空电子资源构架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如何帮助民用飞机实现空域自由飞行,是航电系统和空管系统共同研究的课题。经过国内20年综合化航空电子技术的积累,王金岩认为,单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已经接近民用航空电子技术国际先进水平。但我们缺乏型号研制经验,对民用飞机适航性理解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