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指示述评
    2013-05-27 解放军报
      五月晴和东风暖,鲲鹏展翅九万里。

      走进春天,记者从全国各地采撷了这样一组画面——

      祖国首都。来自总部机关和国家有关部委的一些领导,正夜以继日调查研究,起草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红头文件”。

      江南水乡。浙江国动办副主任朱云忠赶赴舟山,调研新型海防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刚挂牌,亟待谋划基础设施建设与军事需求的对接蓝图。

      塞北腹地。民航机场放飞战鹰,应急演练警报骤然拉响。而担负气象信息、指挥通信等保障任务的,是民航系统工作人员。

      画面场景迥异,却跃动着共同的追求:军民融合,富国强军。

      放眼神州大地,在习主席关于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重要指示指引下,从军委总部到座座军营,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地方各级政府,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大家正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各方力量。

      顶层筹划加大力度——

      趟出富国强军的“中国路径”

      作为解放军战略规划部部长,张鸣最近与军地有关领导进行多次沟通协调,从战略层面加强军民融合统筹力度,推进组织机制和法规建设。这种快节奏,从今年3月一直延续至今。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鸣现场聆听了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当时的情景,他至今历历在目。

      “习主席强调,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张鸣感慨地说,习主席这番重要指示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路径。我们正在全力贯彻落实,埋头苦干,抓紧推进。

      在三军将士珍藏的记忆中,无论是出席重要会议,还是到部队视察工作,习主席始终胸怀全局,对富国与强军两件大事念兹在兹。去年12月上旬,习主席首次到部队视察,就鲜明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此后,习主席又多次在重要场合阐述中国梦、强军梦,话语铿锵,期望殷切,催人奋进。

      中国梦赋予军民融合新的时代内涵。采访中,不少官兵认为,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战略意图宏大、战略意境深远,对融合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抓紧践行,趟出一条富国强军的“中国路径”,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看尽大国兴衰事,融合发展是王道。无论是古代中国盛世王朝,还是近代西方强国,无一不是“犁剑共铸”。违背此历史规律,都不过是泥足巨人。

      融合发展,机制为本。习主席强调,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军民融合式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总部机关正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国家层面协调机制,完善组织领导体制。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军民融合关乎国家发展和战略全局,必须坚持国家主导,要由国家部委、军队总部机关以及相关部门共同组织与实施,不能各搞一套。”

      门槛壁垒加速拆除——

      释放资源共享的“改革红利”

      东方风来满眼春,神州涌动融合潮。请看这样一组新闻:

      今年初,又有数十家民营企业喜获海军装备承制资格,参与部队通用装备乃至军舰配套机电设备的生产,民企“参军”队伍持续扩大;

      连日来,第二炮兵某部装备管理骨干与某科技集团专家走深山、进阵地,调研武器装备建设情况,梳理出21个需要双方合力解决的难题……

      严格来说,这些故事已不算新鲜,融合发展已从过去的稀罕事,渐成一种常态。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近期一直在各地调研军民融合。他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横亘在军地之间的利益门槛、壁垒,正在加速拆除。“习主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于川信说,我们要以市场运作为基本手段,以利益共享为基本动力,释放资源共享的“改革红利”。

      姓“军”还是姓“民”的门户之见日渐淡化,共享、双赢成为新潮流。目前,军民融合式发展投资融资环境不断改善,军品市场准入、装备采购、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制度障碍正加速清除。全国已有500余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准生证”,1000余项民用技术应用于装备研发。

      在后勤保障、人才培养和国防动员领域,资源共享同样阔步迈进。

      ——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军第十四批护航编队,采取国外靠港补给、国内商船捎带等综合模式,解决补给难题。军队社会化保障正呈现新态势,实施范围由驻大中城市的非作战部队向作战部队延伸,保障领域由驻地保障向机动保障、海外保障延伸。

      ——3月1日起,由四总部联合颁发的《军队特招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入伍规定》正式实施,引进社会高素质人才服务军队建设更加规范。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每年有近万名国防生充实到部队各岗位。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江苏,只见一座座国家医药动员中心、国家野战食品动员中心拔地而起,横跨纺织、医药、食品等数十个产业。国防动员正向深层次发展,全国国防动员专业保障人员已达130多万。

      创新驱动加快步伐——

      奏响深度融合乐章

      4月下旬,春意盎然,当记者走进绵阳国家科技城,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喜人图景:在军地齐心协力下,军民融合企业蓬勃发展,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军民融合示范地。

      在这座颇具时代特色的科技城里,依托军民融合这条大道,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空气动力等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硕果累累,一批军民两用技术建功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战场。据介绍,截至目前,绵阳国家科技城共培育出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军民融合产业值突破600亿元。

      “习主席强调,要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作为时代科技的制高点,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潮流,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点。”总部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以创新驱动为支撑,高新技术领域军民融合方兴未艾,奏响深度融合的“时代乐章”。前不久,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北京中关村增设了一个新的职能机构——军民融合创新工作处,负责军地科技资源共享事宜。目前,总部机关、海军、第二炮兵等已与中关村建立合作关系。环顾全国,年初以来,陕西、河南、湖北等地也分别出台规划,加强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建设。

      “经验显示,商业革命的发生先于军事革命。利用商业革命的成果促进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有80%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直接或间接地为国防建设服务。”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说,我们要像当年搞“两弹一星”一样,整合军地优势力量,力争在重大核心技术和以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领域有所突破。

      时不我待。军地相关部门正抓紧筹划一批重大战略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记者从总部有关部门获悉,“十二五”期间,国务院、中央军委安排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工程,涵盖海洋、太空、信息和重大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总部机关正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搞好融合协调对接和标准规范配套工作,细化任务分工,争取早日立项建设。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