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系统在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基础上,自12月27日起,开始向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这是当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负责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1年,我国共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卫星,在2020年前还将研制发射30余颗北斗导航卫星,技术难度大,研制进度紧迫,要求快速组网,对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要求高。集团公司宇航部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组批生产测试、产品化工程、流程优化等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来确保高效率、高可靠地按时完成卫星和火箭的研制和发射任务。
据悉,经过前期系统测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具备了提供试运行服务的条件,服务区可以覆盖东经84度到160度、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位置精度可以达到平面25米、高程30米,测速精度达到每秒0.4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按照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计划,2012年还将有6颗组网卫星发射入轨,进一步扩大系统服务区域,提高服务性能,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会上还公布了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测试版,旨在鼓励国内外相关企业单位参与北斗应用终端研发,推动北斗广泛应用。(刘斐)
来源:中国航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