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成都军区某物资采购站为即将移交安置的退休干部召开送别茶话会。退休干部方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辛苦几十年了,就要离开部队,每每想起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变化,我们个个都走得放心!”老干部掏心窝子的话,是采购站党委倾情服务老干部的见证。
一
这些年,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采购站有9名老干部未能移交。从今年初开始,站党委利用组织老干部学习等时机,反复宣传有关移交工作的政策和要求,让老干部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移交。
“老干部盼的就是我们该干的。”站党委主动作为,采取安排体检、上门慰问、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老干部的生活身体现状、真实想法等,建立退休干部个人数据库,确保在办理老干部的各项事宜、解答老干部的各种疑问时,心中有数,有据可依。
“先简后难,成熟一个移交一个。”这是采购站抓老干部移交的基本原则。据站长朱世海介绍,根据今年待安置退休干部的具体情况,他们把集资建房的7名退休干部作为重点,指定专人专办。对办理房产手续、住院看病等问题,站里积极协调,并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渐渐打消了他们的疑虑,纷纷表示愉快接受移交安置。
二
8年前,采购站原修理所助工廖尚响因患白血病办理了病退手续。由于治疗耗费大,他本人没钱买房,一直住在单位公寓楼里。
每逢节假日,站领导都会带人去慰问他,为他解决部分医药费用,发放困难补助。这一做就是8年。每每提起这些,廖尚响就直抹眼泪:“要是没有组织和单位的关心,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
为了把组织的温暖送给每一位老干部,这些年来,采购站党委坚持为老干部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每半年安排一次体检,每年定一份报纸、过一次生日……逢年过节,站领导要带队到每位老干部家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每年都从家底经费中拿出数万元为身患重病和生活困难的老干部发放补助。
去年2月,身患骨癌的退休干部王绍顺病情突然加重,需入院治疗,女儿由于既没有钱又没有人帮忙,急得在家跺脚落泪。得知这一情况后,站领导派人送去1万元现金,并积极协调,使王绍顺及时入院治疗。
三
黄晋生,二等功臣、原某物资供应站站长,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像黄晋生这样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老典型还有很多。每年,采购站都要组织新兵、新任干部参观站史馆,向他们介绍黄晋生等老前辈的先进事迹,用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新一代官兵。
采购站党委“一班人”在认真回顾这些年的老干部工作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些为单位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干部照片挂在这里,人现在在哪儿,他们的家人又在哪里?我们可不能做人走茶凉的事啊!
在随后的日子里,站里派人查档案,却不得不接受尴尬的现实:采购站历经十几次整编,最近一次是在2004年,除了还没移交的退休干部,很多移交、转业的老同志因种种原因早已和单位失去了联系……
“一定要把老前辈接回家看看!”站里先后派人到上级政治部门查阅原合并单位沿革史和个人资料,走访部分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到属地公安机关查找人员详细家庭住址……
经过近半年的调查走访,最终联系上在职、转业、移交的老领导、退休老干部达31人。去年“八一”前夕,采购站把老领导、老干部们请回了单位,请他们回家走一走,真切感受单位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