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控信息融合、视频情报判读、目标数据流转……近日,成都军区某炮兵团每月一次的实案化战备演练如期进行。
指挥连连长杜海涛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演练课目与上个月不同。前不久,部队通过技术改造集成了新老装备的最新训练成果,已被充实到战备方案中,成为此次演练的压轴戏。
战备方案为何不断升级?杜海涛回忆说,过去,作战方案经常是制订后就被锁进文件柜,长时间得不到更新。随着新装备的不断列装和训法战法的更新转型,常常出现日常训练和战备演练两张皮的问题。为使日常训练成果及时转化为战备能力,他们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一目标,根据阶段性训练任务进展情况,坚持每月围绕一个实战课题,组织一次拉动、总结一次成果、升级一次预案,使新要素、新战法、新数据、新技术及时充实到战备方案中,淘汰不符合实战要求的内容,使各类预案紧贴部队日常训练实际和实战要求。
每月一题,都瞄准战斗力。去年初,某新型突击炮刚列装部队不久,他们就将其投入到战备演练中,按照遂行作战任务的全过程进行检验,针对10余个问题,组织新装备骨干成立5个攻关小组,逐一破解难题,使新装备刚形成战斗力就成为战备预案主力。
战备方案与日常训练成果对接,推动了打仗本领提高。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从发现目标、调集火力到实施打击、评估战果,作战流程时间大大缩减。近年来,这个团3次接受上级组织的战斗力考核评估,次次成绩优秀,实现了不经人员装备补充,不经临战训练,即能遂行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