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部大开发战场打头阵当尖兵
    解放军报

        本报北京6月3日电 张涛、特约记者李凌志报道:日前,从通往西藏墨脱县的公路控制性工程、海拔4300米的嘎隆拉隧道施工现场传来喜讯,武警交通三支队官兵不断攻克高原隧道施工的世界性难题,已成功将嘎隆拉隧道掘进2495米,为公路的全线贯通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施工现场,官兵们兴奋地告诉记者:“随着这条‘生命通道’的开通,墨脱县将彻底告别不通公路的历史。这也是我们为西部大开发1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

        有着“筑路铁军”之称的武警交通部队,担负着国家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道路抢险应急救援、国防边防公路养护保通等任务。西部大开发10年来,他们发挥自身优势,转战雪域高原,挺进大漠戈壁,先后参加了千余条公路的建设,援建、承建了川藏、新藏公路和秦岭、二郎山隧道等重点工程项目316个,完成公路建设里程5700公里,10项获国家优质工程奖,28项获省优部优,多次摘取我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和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在支援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武警交通部队勇于攻坚克难,积极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打通新疆阿拉尔至和田公路中,广大官兵克服高温挑战,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成功解决了沙漠路基碾压、生态防护等技术难题,为我国沙漠公路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天山公路的冰川层隧道施工中,官兵们突遇7道断层塌方,经过技术攻关,他们最终成功解决了这道世界性难题。武警交通部队还长年担负川藏线800公里、新藏线1375公里的道路养护保通任务。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官兵们挑战生命极限,勇于面对高寒缺氧、雪崩、塌方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创造了连续12年冬季道路无断通的纪录。

        本报北京6月3日电 翟平国、特约记者史志强报道:日前,经过武警水电官兵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项目——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右岸灌浆平洞顺利贯通,这是水电官兵在西部大开发战场上取得的又一硕果。据统计,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间,武警水电部队在西部各省区市先后参与建设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20余项,完成电力总装机容量530万千瓦,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武警水电部队牢记“西部大开发,军队要走在前列”的号召,迅速把工作重心西移,确立了“重点工程立排头、科技引领创辉煌、边疆建设挑重担”的工作思路,积极参与承建西部地区重要能源和基础设施工程。

        在西电东送龙头工程——龙滩水电站建设中,水电官兵承建的龙滩右岸导流洞,开挖高度26米、宽度20米,是亚洲过水断面最大的导流洞。官兵们克服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最终以工程优良率100%的佳绩,在西电东送建设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气东输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启动的又一项大工程,水电部队承担了其中关键性项目之一的延水关穿越黄河隧道工程。经过艰苦奋战,官兵们在黄河河床下打通了一条长518米的大隧道,完成了中国工程史上首次水下穿越黄河天堑的壮举;在新疆,水电部队先后承担了北疆引水、塔里木河治理、希尼尔水库、察汗乌苏水电站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解决了120万各族群众的饮水和400多万亩农林灌溉难题,被群众亲切地誉为“西部水神”。 

        去年7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武警水电部队被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一年来,水电部队针对所承担任务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支素质过硬、装备精良、反应快速、机动高效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积极为西部大开发再立新功。在今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水电部队闻令而动,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抢修电网线路千余米,为救援和重建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