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军雷达兵不断提升多维空间探测能力
    2009-11-07 解放军报


    空军雷达兵部队在雪域高原布防。本报特约记者 刘应华摄

        本报讯 刘转林、记者李建文报道:在北京奥运会安保、汶川抗震救灾、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等重大行动任务中,空军雷达兵部队先后保障各种战鹰起飞几万架次,掌握空情上千批。目前,空军雷达兵部队已建成了与我国国防建设相适应、与空军转型建设相配套、能够遂行多种任务的联合空情预警探测系统。

        被誉为“千里眼”的空军雷达兵部队,担负着探测空中目标、报知空中情报的重任,是国家防空预警系统的主体,也是实施对空警戒侦察、航空管制和保障对空作战指挥引导的重要力量。自1949年9月我军在上海组建第一个雷达站并开始担负对空警戒任务以来,空军雷达兵守望祖国空疆已60年。

        60年来,空军雷达兵部队逐步实现了“五个转变”:组织体系由单一兵种保障向诸军兵种联合保障转变;手段运用由单一探测手段向多种探测手段、平面探测向立体探测转变;兵力部署由要地防空向攻势防空、尽远保障转变;保障方式由单一固定部署的静态保障向固定、机动、隐蔽部署相结合的动态保障转变;部署结构由“树”状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目前,空军雷达兵部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比较严密的雷达网,基本具备了探测多维空间、多类目标的能力。

        近年来,空军雷达兵部队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狠抓雷达组网建设、雷达机动力量建设、雷达机动作战训练等,保证了雷达预警探测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看得见、报得出;在军事训练上,开发研制多种新型模拟训练设备和软件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