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先后有某新型导弹快艇和扫雷舰列编,部队装备“三代同堂”。支队装备部领导认为,要提升部队转型期的战斗力,既要保持老装备完好率,又要探索新装备应急保障新路子。
针对新老装备混编的实际,支队对修理岗位实行撤并重组,改变传统人才培训机制,并利用进厂接新装、参与重大军事演习等时机,培养新型装备保障人才。支队装备部还先后与全国20多个生产厂家、科研院所签订相关技术保障协议,构建完善了军民协作、平战衔接的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
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设备,建立起覆盖范围更广、涵盖专业更全面的装备保障指挥网络,实现装备保障精确化,不断提升装备保障能力。
去年,他们与某保障基地装备部门共同投资,在几百里外的3个军港码头建立了视频检测设备。如有故障,可及时跟踪了解,并开展远程会诊,有效地提高了新型装备远程保障能力,达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制、不同地域的装备保障信息共享,实现了战时受损装备信息的实时掌握、器材物资的实时跟进、修理技术的实时支持、远程维修的实时支援。
针对信息化装备保障的发展趋势,他们还加强对装备的技术状态监测,先后建立了以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技术诊断应用为基础的预防机制,使舰艇保持了很高的完好率和在航率,有效地提高了装备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