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立: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培育湖南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
    2017-11-08 华声在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3次提到“军民融合”,一是把“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二是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坚定实施”的国家战略,三是提出了“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战略任务。如何通过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培育湖南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11月2日,记者就此专访了我省首批智库领军人才、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曾立。

    记者: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出的重大战略,应怎样理解深入实施这一战略对于培育湖南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的意义?

    曾立: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浪潮,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不仅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抉择,也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是我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个新机遇,把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紧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战略基点,才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记者:从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的要求看,我省军民融合发展目前存在哪些需要补齐的短板?

    曾立:近年来,我省军民融合发展迅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军民融合产业增加值占比偏低,行业骨干企业不多,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缺乏;利用军工能力发展的民用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民品产业集群;军民两大系统相对封闭运行,难以实现资源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国防专利不能及时转化民用,大量民口优势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也难以在国防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民口企业参与军品研制,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保障措施有限,导致一些企业信心不足;部分传统军工企业市场能力欠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生存压力较大。

    记者:您认为推动我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曾立: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教育、社会服务和应急动员等六大体系。我们要以产业为根本,推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军民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民用核产业、民用航空、民用航天、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军民融合优势产业;抓住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这个关键,促进技术、资本、人才和基础设施等资源要素深度融合,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按照我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空间布局,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坚持“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的原则,聚焦海洋、空天和网络空间等重点战略领域,积极推进长株潭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湖南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军民融合动能”。

    记者:怎样才能将以军民融合催生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呢?

    曾立:军民融合事关重大、涉及面广,必须坚持党对军民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集中高效的领导决策、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要更好发挥规划计划和法规制度的引导作用,健全政府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政策机制,实现军民融合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利共赢,确保一切军地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利用,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确保军民融合发展的“伟力”充分迸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