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元富-方寸之间中国“芯”
    2009-08-26 中国航天报

      赵元富,博士,研究员。1962年11月生于江西省进贤县。1983年在浙江大学获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硕士学位。1989年在771所获计算机设备与器件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范德华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772所所长、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IEEE高级会员。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负责完成电子领域的课题20余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航天首届十佳青年、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中国航天基金奖、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511”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采访印象:

      采访当天,和赵元富约的时间是下午2点。我去得早了一些,赶到他所在的单位时才1点过一点儿。担心赵总中午可能会休息,我在办公楼外面徘徊到1点半才试探着与他联系。电话接通后,他很热情:“赶快进来吧,外面很冷!”话虽简单,却令人感动。

      采访时,他总是很和善,涉及到专业知识,还会给我解释一番。他不是太会谈自己的人,因此在谈话中对自己的经历总是大而概之,使我在写稿时倍受素材的困扰。但谈及公司的发展时,他很兴奋,也谈了很多,娓娓道来的语调,透着干脆利索。

      兴趣带路 加盟航天事业

      对收音机的兴趣,使他觉得微电子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于是从本科到博士,赵元富在学历“三级跳”中始终围绕微电子开展学习和研究。走上航天事业的道路,对他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顺利。

      赵元富差一点儿成为一名医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我首先写的是上海的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后来觉得收音机有意思,于是就改报了浙江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从此迷上了微电子。”他感叹道,“一念之差真能改变人的一生。”

      1979年秋,赵元富登上了从家乡江西进贤县开往杭州的列车,心里想的就是要弄明白半导体到底是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成了他真实的写照。

      那个时候,收音机还没有走进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微电子学在赵元富的头脑中也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因此,刚入校的赵元富一下子就被震住了,单是一套套半导体物理理论就够难为人的,加上复杂的器件结构、集成电路等放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东西,真让人有“一头雾水”的感觉。但“一头雾水”的赵元富却有了更强的求知欲,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前虽然横着一座大山,但毕竟自己已经来到山脚下了。于是,他开始“大剂量”地给自己补课,从最基础的科普读物开始,一步步在头脑中建立起微电子的知识系统。

      也许大多数20岁左右的大男孩儿的爱好是进行各种运动,但赵元富好静。“我爱看书,一个人静静地呆着,心绪遨游于文字间,技术类、专业类或者是文学、思想类的,我都爱一边看一边思考。”他说。这一性格特点,促进了赵元富的学业。有时候,为了研究一个线路,他长时间泡在实验室里;为了研究一个信号脉冲,他反复记录仪器实验结果。“心情浮躁就做不成实验。”他说,“微电子是个微观的东西,很难把握,必须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足够的耐心。”

      虽然很着迷微电子,但赵元富并没有忘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虽然他喜静,但却尽可能地参加大学内的各种活动。 “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等到工作了,大学里参加的许多活动都使自己很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有了参照。”正是这一点,他在生活中时常教育自己已经读高中的儿子,除了学习,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1983年,品学兼优的赵元富读大学四年级。在当时,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根本不用发愁毕业后工作的事。于是,在继续读书和直接就业的重要人生关头,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参加工作,考研者寥寥无几。赵元富也差一点儿卷入这一潮流。“我当时也有过犹豫,因为当时社会的普遍潮流就是有个国家的正式工作就行了,加上父母都想让我参加工作。我也觉得应该挣钱贴补家里了。”他回忆说,“但经过几年的学习,我对微电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后,觉得放弃学业太可惜了。正好有一个人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现在想来,当时自己上完大学未放弃继续求学,真是明智的选择,否则现在可能就后悔了。”

      赵元富说的那个人,就是当时771所著名的微电子专家黄敞教授。当时,赵元富阅读了一篇黄教授的学术文章,大受鼓舞。

      于是,他慕名求学,投靠黄教授门下。学习期间,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温善的待人性格使他很受感动,用他自己的话说,“至今仍时时受到激励”。1986年,赵元富继续拜师黄敞教授,主攻计算机设备与器件专业微电子学与微计算机方向博士学位。

      从硕士到博士,赵元富觉得自己这段生活一直很平静。一方面,他要跟着导师做各种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他要保持自己理论上的不断学习和进步。有时候,实验结束了,还要进行大量的总结。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默默地接受着771所许多航天老专家和自己导师的感染,最直接地感受着航天精神。

      到1989年毕业时,他已觉得“许身”航天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了。

      初显身手 彷徨未改初衷

      1996年以前,赵元富自己也不记得得过多少奖励了。凭着扎实的功底和旺盛的精力,他完成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国深造,由于珍惜良好的科研条件,他有过短暂的是否回国的“犹豫”。

      刚进入航天时的赵元富,可谓意气风发。从1989年到1996年初的六年多时间里,他完成了专业能力和领导职务的两个“三级跳”: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工艺线副线长——工艺线线长——副厂长。

      但是,赵元富的工作并不是像这两条直线一样简单。白天忙完厂里的事情,晚上进行理论研究,周末或者假日再加班做实验。“凭着年轻,就想着等完成一项任务后再休息。但总有忙不完的工作。”赵元富回忆着自己的经历。从那时起,几乎一直担任领导职务的他,总是在组织管理、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之间做出一种最合理的安排。

      在771所的7年时间,赵元富的研究领域一直是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技术,这项技术对提高空间飞行器中电子元器件的抗辐射加固能力有着重要作用。1992年,赵元富研究的硅栅CMOS集成电路总剂量辐射加固技术,获得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的研究成果给我国的相关领域带来了活力。之后,他完成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为我国的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6年,对于赵元富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3月,他被调到刚成立的772所。6月,他得到机会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范德比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国外同行共同切磋抗辐射加固技术,这对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他辞别了依依不舍的家人和刚刚熟悉的同事,踏上了飞往大洋彼岸的班机。

      到美国后,赵元富主要研究新器件、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辐射性能。在异国的陌生环境中,他以自己优秀的学术能力顺利完成了各项相关研究。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4篇,在IEEE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其出色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得到了斯坦福大学和范德比大学研究小组及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

      此时,有些书生意气的赵元富,思想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当时,美国相关领域的科研条件是世界一流的,接触的专家也是世界一流的,就事业而言,这里的条件要比国内优越得多。况且,对方还以丰厚的生活待遇相诱惑。对于后者,他当然不放在心上,因为他对生活的要求本来就不高。但对于前者,他觉得放弃有些可惜。

      到美国两年后的1998年7月,是原定回国的时间,他在痛苦地选择。

      7月的美国,夜晚总是有令人惬意的凉风,赵元富在范德比大学校园里轻轻踱步。旅人思乡,他是那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和同事、朋友;男儿立业,他又是那么珍惜来之不易的科研条件。

      他最后还是作出了回国的决定。那一时刻,他想到了中国航天元老钱学森冲破阻力回国的毅然;想到了周总理向世界宣布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的自豪;想到了出国前老领导饯行时的重托;想到了一起战斗的同事来信中的深情问候……

      临行之时,他的美国导师对他说:“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回去!”是呀,为什么要回来?面对祖国,不需要具体的答案。

      自我转型 技术管理并重

      随着所在单位的转型,赵元富也在自我转型。在技术研究和管理之间,他寻找着一条“通天”捷径。

      1998年8月,回国后的赵元富马上成为772所的技术骨干,并兼任所长助理之职。

      带着国际学术视野,赵元富认真分析我国星用元器件抗辐射方面的技术特点和落后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1999年,他提出了采用设计技术进行卫星用数字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的思想,该技术的开发成功正在并将进一步对我国卫星用抗辐射加固数字电路的国产化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星用集成电路要实现国产化。利用设计技术研制和生产的抗辐射加固芯片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要作用。”赵元富充满了信心。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2003年,赵元富带领的团队成功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成功地应用于卫星,使772所成为国内首家星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供应商。2006年,赵元富负责研究的星用数字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技术,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赵元富一方面在进行科研,另一方面一直担任领导岗位,可谓肩挑两副重担。

      1999年至今,我国的航天企业一直在做着各种调整,而赵元富的主要领导岗位基本与这些调整同步。

      1999年6月,他正式接任772所所长。2005年11月,772所设计部分改组为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他又兼任总经理,同时还兼任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在领导职务的更迭中,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对技术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技术研究在思维方式上是串行思维,而管理需要并行思维。我自认为我更适合做研究,但现在却需要搞管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挑战。”他笑着说,“我自己也在转型。”

      他在顺应航天企业大调整的同时,熟练把握所在单位的特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管理。1999年到2003年期间,赵元富提出了“专业做精,服务做宽”的发展思路。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772所连续五年总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50%以上,并于2003年被上级部门授予“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先进单位”。

      赵元富给自己的工作定义为“技术管理型”工作,即一方面研究技术,一方面管理技术。他在实践中认识到,管理工作和技术研究同样重要,在技术研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个单位的效率和效益就主要体现在管理上。

      “技术领域更需要管理,但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和管理又很难统一在一起。”他也曾经有过退出领导岗位、专门从事技术研究工作的想法,但他还是勇敢接受了这一挑战,并用自己的实践书写着技术研究与管理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新篇章。

      赵元富习惯于用“团队”一词来称谓自己的集体。他说,一个团队在体现团结互助精神的同时,更看重大家各自能力的发挥,以及大家之间的协作精神,这是我们的时代所需要的。也正是这个词汇,给他的管理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管理思路:领导把关项目规划,大家共同攻关完成。

      2005年11月,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使赵元富又经历了一次思想意识上的大转变,“从研究所到公司的转制,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主要是思想意识的转变。原来我们基本上是一个研究所的模式,大家思想上有很重的技术情结,就是做什么事情先想着它的水平够不够高、怎么突破,很少考虑它的市场怎么样、能不能应用。而现在,大家必须考虑技术能否应用,以及市场前景如何。”

      公司化一年来,时代民芯的产值实现了快速增长,并完成了以军为主到军民并重的转变。“明年,时代民芯公司将继续实现产值的快速增长,并将使民品的比重超过军品,实现寓军于民的转变。”赵元富充满信心地说。

      2006年11月18日,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周年庆典。坚持以人为本,塑造一流团队,努力铸造国际一流集成电路企业,已经成为赵元富这个团队的共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遥望窗外,若有所思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