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道路被毁,无法继续通行……”5月12日上午,正在实施千里远程机动演练的北京军区某机步师第三梯队刚到预定地域,“敌情”不期而至。梯队
指挥员、三营营长杜运庆立即指派工兵分队前出抢修,不到10分钟,道路恢复畅通。
“以前按编制行军,遇到类似情况,只能逐级向上级请求支援,而这次千里机动演练,全师按战斗编组行动,机步梯队配属了侦察、炮兵、修理、医疗等分队,还构建了情报侦察、火力打击、
通信电抗、作战保障等要素,既能立体攻防,也能自修自救,提升了作战行动的效率。”杜营长介绍说。
高速路被封,部队改变行军路线;宿营突遇大雨,临时改变宿营地点……该师参谋长谭斯龙告诉记者,这些过去需要请示师长团长的突发情况,现在梯队指挥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置。
记者跟随梯队一路北上,天上
卫星侦察、空中电磁覆盖、特战分队袭扰等轮番上演的“敌情”,让杜营长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他深有感触地说,按作战编组行军,梯队就是一个“合成营”,这对指挥员的作战谋划、决策等指挥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对作战全局准确把握,才能灵活地处置各种情况。
5月13日11时,各梯队按时到达驻训地域。记者发现,以往提前指派先遣队设营的场面不见了,每个梯队按照作战编成、火器性能合理配置宿营地域,所搭建的帐篷也不再是整齐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