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安军分区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抢救受困群众生命
    2013-04-22 中国国防报

        雅安军分区民兵预备役官兵震后10分钟投入抗震救灾

       在晃动的大地上救人

        本报讯 朱建华、特约记者杨继龙报道: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10分钟,雅安军分区就启动了应急预案。随后,各人武部和预备役团迅速就地就近组织首批1500多名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抢险救灾。

        8时02分,强烈的地动山摇,让这个军分区的官兵意识到发生了大地震。5分钟后,大地因余震仍在晃动,司令员张明和政委杨树钊等5名在家的军分区党委常委便赶到机关院内操场上碰头,当场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8时12分即向所属各人武部和预备役团下达抗震救灾命令。在地方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他们及时启用“北斗”系统、GOTA手机和铱星电话,迅速收集受灾情况,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全体出动、全力抢险。此时,惊魂未定的受灾群众纷纷逃出住所避险,穿着迷彩服的军分区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逆人流前进,他们踏着时不时晃动一下的大地,引导群众疏散到开阔地带,进入震裂和歪倒的房屋背老人、抱孩子、抬伤员离开危险建筑物,寻找被压在废墟下面的被困群众,发现生命迹象即奋力挖掘。

        与此同时,司令员张明赶赴雅安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受任务。9时30分,军分区党委对组织救援行动进行具体部署,明确常委分工和各单位任务,决定由司令员张明和参谋长李含希前往震中芦山县开设指挥所,现场组织指挥;副司令员泽翁仁真前往芦山县龙门乡组织民兵救灾;政治部主任戴胜龙在军分区作战值班室负责协调指挥;正在成都休假的后勤部部长李勋炳闻讯后,搭出租车迅速赶回雅安组织后勤保障。

        由于军分区及各人武部、预备役团的组织指挥及时、到位,民兵预备役人员充分发挥就地就近的优势,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哪里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刚开始,有的受灾群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真是“神兵天降”,后来发现他们或是迷彩服领章上有 “MB”字样,或是佩戴有“预备役部队”臂章,才知道他们是民兵和预备役官兵。

        抢险队伍中,该军分区39名团以上领导干部一直带领干部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在抢险一线;刘仕林、唐林奇、李廷杰、祖海波、李超、竹志明等6名确定转业的干部毅然穿上军装参加救援行动,李志立、宋加斌、韩海防等4名家住震中芦山县的官兵在亲人受灾的情况下,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抢险救灾。

        20日,这个军分区共出动3200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雅安市雨城区和芦山、宝兴、天全、汉源县等受灾现场进行抢险救灾。截至21日 20时,他们已从废墟中搜救幸存者387余人,转运伤病员300余人,安置群众13200多人,清理受损房屋300余间,疏通道路20余处,搭建帐篷 1190余顶,受到灾区群众的动情称赞。

        海螺沟景区震后山体塌方游客受困

        民兵紧急打通道路疏散游客

        本报讯 黄庆华、特约记者杨继龙报道:芦山地震发生后,毗邻震中的泸定县震感强烈,当地国家4A级景区海螺沟发生山体滑坡,1400多名游客被困。四川省泸定县人武部迅即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前往抢险救援。截至记者发稿时,所有游客已得到安全疏散和妥善安置。

        地震发生后,泸定县境内通往海螺沟景区的必经之路大板岩段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塌方土石超过3000多立方米,道路中断,景区内100多辆旅游客车受阻,1400多名游客受困。泸定县人武部闻讯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磨西镇民兵交通抢险应急分队和2台挖掘机、6台运输车火速开赴受灾地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被掩埋道路于11时抢通,现场解救了300余名受困游客。随后,磨西镇武装部部长余华平又带领民兵,在沿途5公里长的公路上引导疏散从景区冰川森林公园下来的车辆和游客。截至4月20日20时,1400多名游客已全部被安全疏散和妥善安置。

        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专业队伍投入抗震救灾

        抢救群众生命 抢修通信线路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姜华、黄建华报道: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师长李勇、政委张志涛带领200余现役官兵和800余预备役官兵奋战灾区,全力抢救被困群众生命、转移受伤人员。该师野战医院和电力通信抢险大队,更是凭借过硬专业本领,为拯救生命做出突出贡献。

        一路奔袭,该师官兵抵达芦山,他们在灾情最重的龙门乡开设前沿指挥所,部队迅速展开搜救被困群众。见到部队,许多群众就把伤员抬来求助。作为第一梯队到达现场的该师野战医院立即展开救援。这支以预备役官兵为主体的医疗救援队伍,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76名骨科、外科医生和 120多名护士组成。他们迅速在龙门乡开设野战医疗救护所,全面展开救治作业。一个医生带一名护士就成为一个医疗小组,各小组分头接诊,对送来救治的伤员进行快速包扎处理、确保无生命危险后立即转送至后方医院;对重伤员,他们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全力挽救生命。

        该师副师长兰彬带领所属高炮团奔赴邛崃市高何镇搜救被困群众、转移伤员。官兵们在高何镇挨家挨户进行搜索,成功转移被困群众324名。在芦山、邛崃等重灾区,电力和通信线路损毁,急需抢通。该师电力通信抢修大队赶赴芦山县城后,立即展开紧张的抢修工作,很快就开通了应急通信线路,保障前后方联络;同时,他们全力投入照明电路抢修。20日23时,一片漆黑的受灾现场终于通上了电,为机械设备救援现场和医疗救护帐篷供电,为尽可能多地搜救被困人员、尽可能多地救护伤员提供照明。

        乐山军分区民兵连夜排查险情

        确保群众不受次生灾害威胁

        本报讯 李兵、李长益报道:4月20日晚20时,四川省乐山军分区民兵应急分队200余人,在军分区司令员肖振平、政委朱代贵的带领下,组织20支小分队,在芦山灾区连夜开展进村入户排查工作,让受灾群众安心度过地震后的第一个夜晚。

        芦山地震发生后,乐山市立即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唐坚,率军分区官兵和市民兵应急救援分队紧急奔赴震中,到达芦山县龙门乡后,立即请领任务,全力展开生命救援。

        夜幕降临,忙了一天的救援官兵正准备休整,突然接到成都军区和四川省军区首长的命令:“立即组织人员,连夜进村入户排查危房,查看群众住宿安全。”参加救援的官兵和民兵不顾疲劳和饥饿,马上编成20支小分队进村入户,扎进夜幕,分头向受灾群众家中走去。

        进村入户小分队在各村干部引导下,分头深入到偏远山区村落和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挨家挨户检查房屋安全情况,帮助群众搭设简易防雨棚,并及时传达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问候,激励受灾群众勇敢面对困难、团结一心共渡难关。为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还组织官兵和民兵通宵巡逻,随时预报次生灾害险情,全力维护灾区安宁。

        黑水民兵携专业装备翻越夹金山奔赴灾区

        废墟下快速救出19人

        本报讯 特约记者邢珊瑚、特约通讯员梁辉报道:4月20日11时,四川省阿坝军分区参谋长刘桂忠带领医疗救护分队出发,途中汇合小金县民兵应急分队140人,急行军翻越夹金山,于16时30分到达宝兴县受灾较重的盐井乡、灵关镇。民兵救援队全力展开救援,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队已在废墟下救出8名被困群众,其中3人重伤。

        阿坝军分区派出的另一路救援力量由军分区司令员夏春喜、政委张力带队,300余名黑水、汶川民兵携带生命探测仪、装载机、挖掘机等专业救援设备,长途急驰500多公里,于18时30时分全部抵达灾区展开救援,截至21日12时,已救出伤员11人。黑水民兵应急分队曾经多次跨区跨省参加抢险救灾,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成为四川省民兵应急队伍的一面旗帜,也成为阿坝高原民兵的代表。

        “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的抢险救援,我们既有救援队伍和装备,又有丰富的生命救援经验。民兵行动很快,从动员集结到跨区长途机动,没有耽误一分钟。”军分区政委张力感慨地说:“特别是汶川和黑水民兵个个主动要求参战,上级只要求这两个县各动员100名民兵,结果各来了 150人,我们劝都劝不回,令人感动!”跟随民兵救援队的还有被誉为“雪域父女门巴”的阿坝军分区卫生所仁真、仁倩父女,他们一到达灾区后就奔波于各个安置点,忙于救死扶伤。

        “快从我身上踩过去”

        ■本报特约通讯员 梅 谛

        “立即下车抬伤员!”

        4月20日12时01分,紧急驰援灾区的四川眉山军分区民兵应急分队行至芦山县多营镇飞仙关时,被一块山上坠落的巨石堵住了去路。

        飞仙关是芦山地震灾区通往雅安市区的一条捷径。巨石高3米,宽约15米,横亘在通往灾区的公路上,将这条生命通道硬生生地截断,仅余1.8 米的通道,可供一辆小车挤过。从灾区呼啸而至的救护车停在巨石后面发出急促的呼叫,其中一名左腿受伤的伤员躺在担架上,痛苦地呻吟。

        带领民兵应急分队途经这里的眉山军分区司令员张志伦跳下车来命令道:“何世文部长迅速组织民兵将伤员转移过来,彭环洲副部长组织民兵指挥车辆让出生命通道。”说完,张志伦冒着余震爬上巨石,指挥民兵将伤员转移至巨石另一边的救护车。

        “慢点,担架保持平稳!液体瓶子抬高,小心针头扎着伤员。”通道狭窄,地面多石,影响担架队员行走,张志伦看了着急,就“吱溜”一下从3米高的巨石上滑了下来,跑到抬架前面,用手抱开大石头,用脚拨开小石头,动作迅急而紧促。

        “哎呀!”前面一名抬伤员的民兵脚下一滑,重重地踩在了正在低处弯腰清除路障的司令员张志伦身上。

        “不要停!快从我身上踩过去!”张志伦收紧身子,紧紧地贴在石壁上,强忍着疼痛大声喊道。

        1个,2个,先后有5名民兵踩着他的身体抬担架而过。几名伤员终于被抬上了前来接引的救护车上,张志伦这才扶着石壁直起身来,一步一挪地走了出来。

        ■因交通和通信中断,宝兴县城成了“孤岛”,雅安军分区政委杨树钊带领官兵——

        不顾生死挺进宝兴

        本报讯 戴胜龙、朱建华报道:芦山发生地震后,通往重灾区宝兴县的道路、通讯全部中断,宝兴县城就像汶川地震的映秀镇一样成了一座孤岛,5 万多群众的安危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灾区各级领导的心。4月20日14时40分,正在芦山县龙门乡组织抢险救灾的四川省雅安军分区政委杨树钊接到前往宝兴县组织抗震救灾的命令后,立即带领军分区政治部干事田野、李志立,后勤部助理员杨炳义、石棉县人武部部长何玉泉和40名民兵组成突击队,迅速向宝兴挺进。

        通往宝兴的公路弯弯曲曲,穿插在高山峡谷之中,地震垮塌的岩石堵住前进的道路,杨树钊和官兵们在余震不断、飞石滚滚的情况下徒步前行,每前进一步,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一路上,越是危险的路段杨树钊越是走在前,他为大家探出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后,再让队伍跟随前进。

        4月20日17时50分,突击队到达宝兴县灵关镇,经初步了解情况后,杨树钊决定兵分两路,留下部分人员组织救援受伤群众,他不顾危险和疲劳继续带队向宝兴县城挺进。21时30分,历时7个小时,杨树钊带领的突击队在险象环生的道路上徒步行走40多公里,终于到达宝兴县城。

        进入县城后,杨树钊迅速向宝兴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传达上级指示、了解受灾情况、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并用卫星电话及时向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情况,为军地各级组织救援行动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危难之时,雅安军分区政委杨树钊勇挑重担,带领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