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的一个下午,在美国打拼了9年的汤晓东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他在华尔街的办公室。
那是金融海啸肆虐的一年,全球经济以负1.1%的增长黯然落幕,亟待重拾信心与希望。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经济以9.2%的增长领跑世界,中国像一个巨大磁场吸引着全球目光。
告别了华尔街,挚爱金融的汤晓东,将人生的下一站锁定在——北京金融街。
在金融监管部门谋就新职的汤晓东,真切感受着这片富有活力的土壤:这里已从十年前的1平方公里扩大了两倍多,汇聚的金融机构从400多家增至1100多家……
金融街的蜕变,映射着十年来中国快速崛起的轨迹:
——经济年均增速10.7%;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居第二;
——外汇储备连续七年全球第一;
……
十年间,中国在悄然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在奋力推进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历史是多维的交错,时代巨变中亦有未变。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国情在变化,认识在深化。
基于对发展特征和时代方位的科学判断,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从此,“科学”成为发展这面大旗上鲜明的注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方略发生了深刻变化。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传统增长方式有了新转变,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
像宁夏石嘴山众多涉煤企业一样,2003年才建厂的常能达焦化公司很快尝到了“来钱容易”的甜头。不过国际金融危机又令炼焦行业陷入销路困境。
困则思变。2010年,常能达公司开始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开设片碱、碳纤维环保材料生产线。“一年生产30万吨焦炭,产值不过4亿元;而生产500吨碳纤维,产值就达2亿元,关键是销路好,污染少。”公司总经理耿吉祥真切体会着转型的好处。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民生得以优先,使百姓分享到更多发展的成果。
这是一个不断破解世界性难题的十年: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1年,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这是一个不断推动国情演变的十年:从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到公民通过网络和媒体表达利益诉求,从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到推动文化产业从小到大……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
十年奋斗不寻常,而今迈步从头越。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党中央十年来治国理政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与启示。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到实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令中国巨变的强大动力。如今,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打破利益垄断,推进结构调整,破除束缚经济活力的体制障碍需要以极大的勇气攻坚克难。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继续改善民生——
为百姓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使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这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峥嵘头角沧波里,不得风云志不休。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中国扬帆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