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航天“921”团队让世界仰望中国创造
    2012-03-01

      2月29日上午,上海航天“921”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市委书记俞正声,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会见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金生率领的上海航天“921”团队先进事迹报告团。俞正声在会见时指出,我们要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精益求精、坚韧不拔、为国争光的精神,积极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上海各项事业发展得更好。

      俞正声说,航天事业是为国争光的事业,在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航天人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立足于自主研发,坚持科技创新,为国防建设、科技发展和国家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上海航天人作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取得了显著成绩,也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进步做出了贡献。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全程用时7分29秒,与地面试验用时仅差1秒。上海航天人自主研制的对接机构,在交会对接任务中表现近乎完美。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命名为“921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共八大系统组成。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上海“921”团队承担了载人飞船、空间试验室关键系统的研制工作,此前先后成功完成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研制发射任务。

      “交会对接”是举世公认的航天技术瓶颈,在对接前,世界上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只有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国家。到底是购买现成产品、引进成熟技术,还是靠自己的技术、走独立自主研制之路?在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指挥叶勋看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好莱坞大片,可以与西方人同步购买到最先进的iPhone。但是,他说:“作为航天人我们深深体会到,你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国家安全,买不到富国强军,买不到航天的关键技术。”

      考虑到今后中国载人航天要建空间站,多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以及天地往返运输任务也会较频繁,国家果断决定:自主研发!“接单”的正是上海航天人!这一干,就是16年。上海航天的研制人员秉承“要么不干,要干就干成、要干就干好”作为行动标准,努力用成功演绎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他们16年如一日,经过地面1101次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用对成功的渴望,对祖国的责任,对事业的忠诚,再一次树立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航天尖端技术得到了发展,更是牵引和带动了国内其他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器件的开发和应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介绍,在对接机构产品上,原材料、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达到了99%以上。“我们还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设计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对接机构的研制队伍也从最初的7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整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个个都是中坚力量。”

      根据计划,我国将于今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载人交会对接。上海航天“921”还将继续为之保驾护航。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