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军区建设环境节能型新营区
    2010-05-06 解放军报

    新技术,节能减排有实招

        近年来,湖北省军区把资源节约作为部队一项重要工作,贯穿于战备训练部署、管理教育、基本建设、供应保障和工作生活等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他们依托驻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沼气生物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属某舟桥旅驻地分散,伙食单位多,生活能源消耗大。湖北省军区为该旅营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冬日阳光下营房屋顶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热水器格外显眼,既解决了官兵的实际需求,又大大降低了能耗。该旅修理营炊事班士官张强说,过去冬天洗澡靠炊事班大锅烧水,洗澡间外排起一条长龙。而且给大家洗澡烧水用的油耗高,够平时做饭用上一个月。现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大家随时都可以洗上热水澡,环保、干净、省钱,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我们利用太阳能技术,解决了全区官兵冬季洗澡难题;利用喷灌滴灌技术,在各个营区建设绿化节水设施;积极推广应用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双层中空玻璃等新型节能材料,推广使用了自来水变频恒压及屋顶水箱供水;公共场所选用节能型便器、感应龙头等节水设备。”省军区后勤部领导告诉笔者,通过将大量能有效降低能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引入省军区部队营区建设,有力推动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

    新思路,创绿色生态营区

        清晨,当笔者被招待所外小树林的鸟鸣声叫醒,徜徉在湖北省军区机关院内时,路旁阵阵桂花香扑面而来。这座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及“全国园林城市”武汉市武昌区中心区,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小洪山脚下的营区,被层层绿色包裹。

        近年来,他们先后投入经费460万元进行绿化和美化,种植樟树、桂花、雪松、广玉兰、红叶李等21个品种2.6万多株;植草坪、种绿篱、栽灌木,绿化、美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营院绿化覆盖率达到55%以上,营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同时,营区公共设施全部换上了节能材料,建起了污水处理站和空气净化系统等等,营区空气质量和水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警卫连哨兵陈雷雷说,省军区机关的环境确实好,有这么漂亮的家,都不愿意离开了。

        “这两年,我们以创建‘绿色营区’和‘生态营区’为重点,先后在省军区部队创建了5个绿色营区、2个生态示范营区,带动了全区部队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省军区占俊副司令员对笔者说,他们重视军营绿化、美化,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标,打造环境整洁优美、空气清新宜人、山水浑然一体的营区,既推动了军队生态环境保护,又为支持驻地“两型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

    新机制,走军民融合之路

        “标准的训练场、整齐的教学楼、配套的设施”,提起湖北省军区预备役高炮师的训练基地,省军区参谋陈义军如数家珍。

        “综合训练基地不仅可容纳全师所属团级单位训练,基地水电气、营区物业管理还全部实现了社会化保障。”该师后勤部杜忠泽部长告诉笔者,预备役师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机遇,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将训练基地建设纳入地方“两型社会”建设整体规划,有效整合训练资源,将原来拟建的几个团和师训练基地压缩为一个训练场,大大降低了建设经费。同时,综合训练基地实现军地共建,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训练也可安排在此,器材、教员、装备等训练资源得到了共享。基地实行社会化保障,在减员、节支、增效上效果明显。




     
    湖北军区 相关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