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口海域,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
今年春节前夕,广州军区某船运大队三级士官彭军随船艇前往北尖岛海防连送年货。
经过老虎口海域,船艇发动机突然熄火。失去动力的船艇,在波峰浪谷中剧烈晃动,左右摇摆超过35度,随时都有被掀翻的危险。怎么办?千钧一发之际,彭军如利箭离弦直扑机舱,要在恶劣的环境中给船艇“心脏”动手术。为在剧烈摇晃的机舱里保持身体平衡,他让战友用背包绳将自己捆在发烫的发动机一侧。而后,他娴熟地操起修理工具,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气缸,取出喷油嘴……25分钟后,发动机重新恢复了运转。
船艇得救了,而彭军身上却被“烤”出一串串的水泡。
听着彭军这么传奇的故事,记者一脸惊诧。艇长胡俊笑呵呵地介绍:“这不算什么,常年在海上跑,在浪尖上为船艇做‘手术’,是他的拿手好戏。”
去年9月,彭军随船艇在广东汕尾某海域保障野战部队海训。一次航行途中,天气骤变,风雨交加,海面掀起3米多高的大浪,船艇左右摇晃剧烈。
突然,机舱值班员报告:“右尾轴出现大量进水”。彭军下到机舱,发现海水正以喷射状态沿尾轴灌入机舱。如果以这种速度,不要一个小时,整个机舱将被淹没。不容多想,他便以最快的速度让右主机停止转动,并安排机电班长用总泵排水。随后,他穿梭在严重倾斜的机舱内开始抢修。拆卸、更换、组装,半个小时后,他将严重磨损的尾轴密封部件换好,确保了船艇安全航行。
类似这样“海上惊魂”的故事,彭军经历了许多次。他靠什么能次次化险为夷呢?过硬的维修技术本领。大队船艇装备的国内外14种发动机型,他样样在行,遇到故障能手到病除。
前不久,某新型船艇不知何故“趴了窝”。负责保障的厂方专家也不知所措。这时,彭军自告奋勇:“这种机型我熟悉,让我来试试。”看、闻、听、摸……很快他发现问题出在连杆螺母上。螺母松动,如果不及时拧紧,就会使整个主机报废。
入伍12年,彭军先后26次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活动,次次折桂夺冠而归。他是广州军区军事训练尖子,是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获得者,先后两次荣立二等功。
(图片由刘友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