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传新、特约记者周敬波报道:像鹰隼俯冲,像狂飙掠地,中方陆航部队20多架武装型和运输型直升机快速投送兵力、空中超越突击、对地精确打击,扬威科尔沁草原。在“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总部一位首长评价说:“陆军航空兵是我陆军现有力量体系中机动速度最快、控制范围最广、近地精确火力攻击能力最强的发展中新锐前沿兵种。”
1986年,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组建陆军航空兵的重大决策。组建初期,我军陆航部队规模较小,兵种要素不健全,装备总体量少质差。新世纪新阶段,我陆军航空兵以建设一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需求的陆军空中精锐力量为目标,加速推进力量结构由单一型向合成型转变、装备结构由运输型向攻运型转变、作战功能由辅助型向主战型转变,陆航部队作战能力和整体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低空穿越友谊峰,往返转场6000公里。在“和平使命-2007”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我军陆航参演部队32架直升机首次飞出国门,高质量完成了空中侦察、火力突击、快速机降、解救“人质”等任务。
挑战山风浓雾,穿行深山峡谷。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我陆航部队99架直升机超低空、跨昼夜、大强度飞行上千架次,空投救灾物资、转运危重伤员、投送救援兵力,为打赢抗震救灾攻坚战立下赫赫战功。
据总参陆航部领导介绍说,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军陆军航空兵不再是一支完成空中救护、运输的辅助性兵种,已经开始成为参与作战全过程,具备远程兵力投送、对地火力突击、特种战斗勤务等作战能力的主战兵种,其活动区域也从平原、森林、山地,进一步扩展到高原、海上,引领着陆军建设转型由平面向立体、由近程向远程、由区域向全域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