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炮某旅探索装备保障与实战接轨之路
    2009-09-16 中国军网

        近年来,第二炮兵某旅结合自身实际和实战化需要,紧盯装备保障“短板”苦练硬功,走出了一条实战条件下装备保障的新路子。而该旅提升保障能力此举的诱因仅仅因为年前的一个小小的故障。

        早在一年前,该旅模拟实战环境,组织了一次成建制、全要素的“红”、“蓝”对抗演练,整个演练过程危局频现、险象环生。突然,在跨区机动中,“红”军一辆导弹备附件运输车因遭“蓝”军火力攻击而“趴窝”,野战抢修车随即跟上抢修。由于该抢修车是刚接收的新装备,修理人员对其操作不熟,一时慌乱的号手出现了误操作,结果不仅运输车没有修好,就连抢修车也出现了故障。最终,小小的故障贻误了最佳战机,演练以“红”军的溃败而收场。

        一次演练溃败引起了旅党委的深思,他们在分析这些“短板”时感到,未来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使部队的作战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装备保障能力不提高,就会直接成为战斗力提升的“瓶颈”。因此,装备保障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必须与实战接轨。

        “脉”号准了,旅里立即组织人员对装备维修保障人员构成、装备应急保障能力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他们依据新大纲制定编写了《装备保障实施细则》、《战场应急抢修方案》等教材,修改完善了作战保障预案,采取送学培训、分期轮训、交叉训练等措施,拓宽官兵的知识面,提升他们对新装备、新技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投资百余万元建立了装备仿真器材库,模拟实战环境中的突发故障和“疑难杂症”,随机组织官兵“集体会诊”;把装备保障与部队野外驻训、实兵对抗演练结合起来,探索战场伴随保障、突发故障应急保障、就近就便快速检修等适应战时需要的装备保障新路子。

        在此基础上,旅里对装备保障人员进行逐级考核,打破编制界限,建立起装备保障、技术、专业尖子人才库,将一些技术过硬、综合能力强的人才破格调配到重要岗位,并选派有潜力的人才到知名科研院校、厂家学习。同时,他们还出台了《装备保障奖励制度》和《武器装备责任制管理考评办法与标准》,按照“三到位、四负责”的管理保障思路,进行责任制建档,并组织定期抽查,形成旅、营、连“三级共管、责任到人”的装备管理、保障机制。此举缩短了人才使用“磨合期”,提高了装备保障能力使装备管理与保障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炮,装备 相关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友情链接  |  站点导航